天天學習有一種青春叫軍旅,,有一種芳華叫戰(zhàn)場。
從少年時代起就對軍隊有著真摯感情的習近平,,對青年戰(zhàn)士格外關切,。
2019年春節(jié)前夕,第71集團軍某旅“王杰班”全體戰(zhàn)士收到了一封特別的回信,。
尺素傳情,,句句暖心,。

“你們好!來信收悉,,看到一年多前我們一起交流的照片,,當時的情景又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得知你們認真學習貫徹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弘揚王杰精神,努力拼搏奮斗,,取得了新的優(yōu)異成績,,我為你們感到高興……”
王杰,一個名字,,也是一種精神,、一座豐碑。
1965年7月14日,,裝甲兵某部工兵一連班長王杰,,在組織民兵訓練時突遇意外。當炸藥包嗤嗤冒著白煙即將爆炸時,,王杰縱身撲向炸藥包,,獻出年僅23歲的生命,掩護了在場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的安全,。
赭色的血衣殘片,,鐵銹色的鋼筆碎片……2017年12月13日下午,習近平主席到第71集團軍某旅視察,,專程來到王杰生前所在連,。在連隊榮譽室,習主席駐足凝視展柜中陳列的王杰烈士遺物,,深情說道:“我小時候就知道王杰的故事,,王杰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當兵4年,,10多萬字日記真實記錄下這位英雄成長的心路歷程——
“我們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個大無畏的人,。”
“什么是幸福,?為人民服務就是幸福。”
…………
58年前,,英雄王杰用年輕的生命詮釋了一句銘刻在幾代人內心深處的中國軍人信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58年來,,一個光榮的集體——陸軍第71集團軍某旅“王杰班”一直傳承著這種精神,。

2017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到第71集團軍視察,。這是習近平同“王杰班”戰(zhàn)士合影,。
“來,咱們坐下聊一聊,!”那天下午,,習主席來到“王杰班”熱情招呼大家聚攏在身邊,并同他們一起坐在小板凳上,,傾聽新一代王杰傳人精武強能的心聲,。
學習抓得緊不緊?訓練開展得怎么樣,?生活保障好不好……統(tǒng)帥關心關愛的話語,,溫暖著年輕戰(zhàn)士們的心。
習主席語重心長囑托,,軍隊是要打仗的,,打仗就要有打仗的樣子,就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他勉勵大家,要學習踐行“兩不怕”精神,,加強戰(zhàn)斗精神培育和戰(zhàn)斗作風訓練,,傳承好紅色血脈,做新時代王杰式的好戰(zhàn)士,。
這次考察一年后,,“王杰班”全體戰(zhàn)士滿懷深情給習主席寫信。一張張照片,、一項項榮譽,,通過書信報告給習主席,講述著他們一年來工作,、學習和個人成長進步等情況,。
當收到來自中南海的回信,“王杰班”的戰(zhàn)士們個個難掩激動,。習主席在信中殷殷勉勵大家“努力做新時代的好戰(zhàn)士,,在人民軍隊的大熔爐中書寫火熱的青春篇章”,。

在習主席看來,“青春由磨礪而出彩”,。士兵們的青春只有勤學苦練,,浸透著汗水、澎湃著熱血,,才不枉一身戎裝,。
紙短情長,言簡意深,。
給“高原戍邊模范營”全體官兵回信——
“5年來,,你們牢記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堅守在生命禁區(qū),,用青春和熱血守衛(wèi)著祖國的神圣領土,出色完成了擔負的任務,。大家都是好樣的,!”
給南開大學8名新入伍大學生回信——
“希望你們珍惜身穿戎裝的機會,把熱血揮灑在實現(xiàn)強軍夢的偉大實踐之中,,在軍隊這個大舞臺上施展才華,,在軍營這個大熔爐里淬煉成鋼,書寫絢爛,、無悔的青春篇章,。”
給陸軍步兵學院2022屆全體學員回信——
“好男兒志在四方。希望你們堅定信念,、腳踏實地,,在部隊大熔爐中全面鍛煉、拼搏奮斗,,不斷成長進步,,為強軍事業(yè)貢獻力量。”
…………
見字如面,。習主席將濃濃軍旅情訴諸筆端,,以樸素深沉的家國情懷勉勵青年戰(zhàn)士,引領廣大官兵在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強軍夢中書寫青春的風采,。
軍營淬火,,青春無悔。
從林海雪原到天涯海角,,從西北大漠到東南沿海,,從中原腹地到萬里邊關。放眼大江南北演兵場,,大批“90后”,、“00后”扛起強軍使命,,許下“除了勝利一無所求,為了勝利一無所惜”的錚錚誓言,,喉結聳動處發(fā)出響徹云霄的強軍戰(zhàn)歌,!
習主席說:“軍人要有血性,血性就是戰(zhàn)斗精神,。”“準備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
恒久回響,,接力奮斗,。一代代青年長江后浪推前浪,投身軍旅,,矢志報國,,讓青春在迷彩中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