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木板上28年的農(nóng)民袁存泉寫小說,、開網(wǎng)店、助學助殘,、幫助村民打通外面的世界,;干了20多年鉗工的刁克劍,,硬是靠著一股鉆勁成為大國工匠、企業(yè)信息研發(fā)領頭人,;外賣小哥盧旭東為打通救火通道呼號,,送外賣不忘背著急救箱隨時幫助路人;1978年開始帶頭成立學雷鋒小組,,年近90歲的姚恩亮在寒風中一筆筆書寫小區(qū)的宣傳板報,,這個板報他已經(jīng)寫了22年……
借用一篇贊美英雄的名篇里的名句:“在撫順的每一天,我們都被一些東西感動著,,我們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縱奔流著,!
這些人是這座城市的普通百姓,,做著力所能及的事幫助別人,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百姓雷鋒”,。
作為雷鋒精神發(fā)祥地,,2006年,撫順開始評選“百姓雷鋒”,,將樹立典型的目光投向普通人的道德生活,,至今已連續(xù)開展了17屆“百姓雷鋒”評選活動,共評選出175位“百姓雷鋒”個人和55個“百姓雷鋒”優(yōu)秀團隊,。
17年來,,這些普通百姓登上舞臺,享受鮮花和掌聲,;他們?nèi)缤利惖姆毙屈c亮了這座城市,;他們所形成的道德力量,不斷影響著這座城市的社會風尚,。
雷鋒來自百姓
百姓可成雷鋒
在新?lián)釁^(qū)一個外賣站點見到盧旭東時,,已經(jīng)是傍晚5點多,記者剛要和他打招呼,,他卻急匆匆向前走——原來他是去幫助一位司機將車停到停車位,。
1976年出生的盧旭東是地地道道的撫順人,因兩次疏導交通為消防車爭取寶貴救援時間,,獲得全國網(wǎng)友點贊,,被親切地稱為“外賣俠”。
盧旭東2018年開始做外賣騎手,。一年到頭,,除了大年三十和孩子生日,盧旭東每天早7點準時上崗,,半夜卸下一身裝備疲憊回家,。在有風有雨有烈日有暴雪的送餐途中,,他書寫一個又一個令人暖心的故事,從疏導交通,、勇斗劫匪到救助摔倒老人……
記者注意到盧旭東胸前別著閃亮的黨員徽章,。“無論春秋冬夏,,我都會這么做,。當有人給我豎大拇指的時候,我希望他們能看到這枚光榮的徽章,,!闭f到這,皮膚黝黑,、身材較瘦的盧旭東臉上洋溢著質(zhì)樸的微笑,。
第十六屆“百姓雷鋒”頒獎詞送給盧旭東的是這樣一句話:“你既為生計跑單,更為生命搶單,,你單薄的身影,,因為愛而變得生動,走到哪里都是流動的風景,,!
第一屆“百姓雷鋒”稱號獲得者袁存泉一生堪稱傳奇,有人這樣贊美他:你身體不能站起,,精神卻頑強屹立,!
從撫順市內(nèi),驅車來到袁存泉家所在的清原滿族自治縣南山城鎮(zhèn)黑瞎子溝村,,整整3個小時車程,。一路上,盤山道覆蓋著積雪,,路滑難行,。
一進門,外屋一整貨架的蜂蜜映入眼簾,,袁存泉躺在里屋炕上的長木板上,。里屋是兩個放滿書的書柜,,!拔矣袀網(wǎng)店,外屋的蜂蜜,、土特產(chǎn)都是本村村民放在我這里寄賣的,;我的臥室就是書屋,大家隨時可以來看,,!庇捎陬i椎受損,、高位截癱,袁存泉只能仰起頭跟記者對話,,眼神清澈,。
1995年,袁存泉趕牛車上山撿柴,,雪天路滑,,牛受驚后他跌下車,被牛踩到頸椎后失去意識,,!盀榱瞬蛔尲胰瞬傩模议_始叼著筆寫作,,咬壞了200多根筆,,寫下了200余萬字。后來,,在殘聯(lián)的幫助下,,我開了一家網(wǎng)店,幫村民賣山貨,,!痹嫒f,隨著自身影響力擴大,,他開始探索更多助人方式,。
“我和愛心團隊為一些殘疾人提供電腦或智能手機,讓他們做客服,、開網(wǎng)店,,或者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蜂、種地,,!痹嫒f,他多動動腦子,,或許就能多幫一個人,。
離開袁存泉家,記者驅車前往南山城鎮(zhèn)中堡村黃海燕家,。與袁存泉家略顯冷清不同,,黃海燕家人頭攢動,很是熱鬧,。
“我家人口多是吧,?但其實這是好幾家人,!眲傔M屋,,快人快語的黃海燕就開始介紹這個特殊的家庭,。“現(xiàn)在家里除了我和我愛人,,還固定住著4個人,。這是小邵和他媽媽,孩子有智力殘疾,,他媽媽是聾啞人,;這是于普元,一只眼睛失明,,今年72歲了,,在我家住了20多年……”
30多年來,黃海燕先后將11名殘疾人或孤寡老人接到家中同住,、照顧,,最多時同時有7個人在她家住。
為了不給村里人添麻煩,,黃海燕選擇到遠離村莊的地方建房居住,。舉目四望,白雪之下,,小山坳,、水庫旁,陪伴她的,,除了這些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人,,只有鴨鳴和犬吠。
用布滿老繭的手摸著臉上的皺紋,,黃海燕大笑著自嘲:“海燕沒有心,!傻!”可周圍的人卻說:“海燕有慈心,!”
如袁存泉,、黃海燕一樣的普通農(nóng)民,他們自己的生活也許不盡如人意,,但他們卻靠自己的所作所為在山間溝壑,,點亮希望、溫暖寒冬,。
所以,,誰能成為“百姓雷鋒”?
帶領村民種植木耳實現(xiàn)脫貧致富的侯清林也可以,。為了規(guī)避風險,,他自己先嘗試一年,;成立合作社,,瞞著家人拿錢為村里建冷棚……幾年來,,合作社創(chuàng)造產(chǎn)值2250萬元,他所在的撫順縣后安鎮(zhèn)鄭家村北溝組每年人均增收2000元,。
干一行愛一行的撫順石化工建公司技術工人刁克劍可以,。在機械維修崗位他一干就是20多年,無論做鉗工,、當班長,、做微電子開發(fā),總能讓人眼前一亮,。他研發(fā)的6項科技成果填補了國內(nèi)空白,。
從事特殊教育工作22年的新賓滿族自治縣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譚麗可以。癲癇患兒在操場發(fā)病,,為了防止患兒咬到舌頭,,她將自己手指墊在孩子牙間,被咬出深深的痕跡,。
記者在“百姓雷鋒”行業(yè)統(tǒng)計表上看到,,175位“百姓雷鋒”來自工人、農(nóng)民,、個體經(jīng)營者,、社區(qū)干部、教育工作者等13個行業(yè),,其中工人的比例最高,,占26%;從年齡上看,,年輕人的比例在持續(xù)增加,,目前已達到16%。
一些雷鋒精神研究專家認為,,撫順市評選“百姓雷鋒”最大意義就在于評選視角和價值取向的群眾性與多元性,。“百姓可成雷鋒,,雷鋒來自百姓”的理念,,標志著撫順市常態(tài)化學雷鋒活動進入新階段。
“百姓雷鋒”像繁星
點亮了“雷鋒城”
13歲的盧祉宏是撫順市實驗中學初一學生,,剛過去的寒假對他來說具有特殊意義,。他頂著寒風三次跟著第八屆“百姓雷鋒”愛心團隊到順城區(qū)河北鄉(xiāng)中心敬老院為老人服務。
他在《跟著“百姓雷鋒”學雷鋒——一個中學生心目中的雷鋒精神》的作文中,,描寫了一位年近90歲的“百姓雷鋒”姚恩亮,。他寫道:“聽媽媽講,姚爺爺20多年來照顧三位孤寡老人,資助6名農(nóng)村貧困學生成才,,在社區(qū)辦黑板報《黨員之家》22年,,用粉筆書寫了30多萬字。媽媽講完這段話,,又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姚爺爺一直在學雷鋒,,做雷鋒,好好向你姚爺爺學習,,!
在順城區(qū)新華街道澤麟社區(qū)一棟老居民樓里,姚恩亮指著照片上的盧祉宏對記者說:“這個孩子的姥姥和媽媽在我們的影響下,,加入了我們的愛心團隊,,都被評為學雷鋒標兵。我們帶著孩子一起做公益,,就是要把雷鋒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
在撫順這座有溫度的城市,,“百姓雷鋒”就像一枚枚原點,,以自身行動向外輻射,感染和帶動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加入學雷鋒活動的隊伍中,。
在撫順市青少年宮一間十幾平方米的辦公室,,記者見到了撫順市聚沙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幾名成員,他們來自不同工作崗位,,有國企的部門領導,,有教育、公安部門的工作人員,,這些黨員干部因為一個石油工人聚到一起,,共同扶危濟困、助人為樂,。
這個人是撫順石化公司石油二廠工人李德祿,,他是第十六屆“百姓雷鋒”,!澳切┠,,我經(jīng)常組織大家參加志愿服務活動,越來越多的人靠近我,、相信我,、跟隨我,!2019年,,他們注冊了聚沙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中心由最初的十幾人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1589人,!拔覀兊淖谥季褪菑狞c滴做起,,聚沙成塔,力所能及幫助他人,、服務社會,,!
服務中心成立后,,結合成員行業(yè)崗位特點,設立了捐資助學,、巾幗關愛,、心理疏導、法律援助,、應急救護等五項服務,,每年組織約16000余人次參與活動,累計長期資助貧困學生312人,,捐贈公益資金232萬元,。
聚沙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是全市愛心團隊的一個縮影。在清原滿族自治縣,,有第十二屆“百姓雷鋒”崔廣財帶領的“清原義工愛心航班”,;在新賓滿族自治縣,有第十六屆“百姓雷鋒”,、輔警丁龍帶領的“暖陽陽”學雷鋒愛心公益團隊……
截至目前,,撫順已經(jīng)擁有約1600支學雷鋒志愿服務隊,25萬余名學雷鋒志愿者,。一個人影響一群人,,一群人帶動一座城,奉獻之花開滿雷鋒之城,。
禮贊“百姓雷鋒”
禮遇“百姓雷鋒”
22歲的蘭郡澤心中分量最重的照片,,是他獲得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時的合影照片。在位于新賓滿族自治縣南雜木鎮(zhèn)的蘭郡澤家中,,他指著掛在墻上最顯著位置的照片說:“讓我最激動的是,,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了我們,并同我們一起合影,,這對我來說是莫大的榮耀和鼓勵,!”
2019年,一則視頻火爆網(wǎng)絡:5月2日清晨,,南雜木鎮(zhèn)新城路南側一幢7層居民樓起火,,驚醒的居民慌張地在窗口呼救,。
危急時刻,正在不遠處進行外墻施工的19歲小伙蘭郡澤立刻叫上父親,,將自家吊車開過來,。由于濃煙阻擋視線,蘭郡澤只能根據(jù)父親的手勢艱難地把吊籃靠準窗口,,大約40分鐘后,,蘭郡澤成功將該單元被困的14名居民救出。
蘭郡澤的事跡被報道后,,立即在全國引發(fā)關注,,2020年他獲得第十四屆“百姓雷鋒”稱號。
此后蘭郡澤家庭也獲得了一系列榮譽,。蘭郡澤被評為“中國網(wǎng)事·感動2019”年度人物,,被授予“第五屆全國119消防先進個人”,入選全國見義勇為模范候選人名單,,榮獲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蘭郡澤家庭被中央文明委評為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
“我要用行動鼓勵更多年輕人多做好事,!2021年1月,,蘭郡澤在青年學生中發(fā)起成立了“吊車俠愛心志愿服務團隊”。團隊不斷發(fā)展壯大,,成員也從最初的7人增加到如今的58人,。
在撫順,“百姓雷鋒”所做的感人事跡廣為人知,,他們所獲得的榮譽和進步也被當?shù)厝罕娊蚪驑返馈Y贊“百姓雷鋒”,、禮遇“百姓雷鋒”成為一種風尚。
撫順市出席黨的二十大代表共4名,,其中有3名獲得過“百姓雷鋒”稱號,。黨的二十大代表、“百姓雷鋒”團隊成員,、國網(wǎng)撫順供電公司雷鋒共產(chǎn)黨員服務隊隊員劉傳波說:“我是一名普通的電力工作者,,是新時代的建設者,能作為基層黨代表參加黨的二十大,,這是我一生的榮譽,。”
據(jù)統(tǒng)計,,175個個人“百姓雷鋒”中,,有92人因為工作出色得到提拔和重用,占比達52.6%,。
為了讓“百姓雷鋒”產(chǎn)生廣泛的社會影響,,真正深入人心,,撫順市還不斷創(chuàng)新評選活動方式。2014年舉辦的第八屆“百姓雷鋒”評選活動,,采取登門頒獎的方式,,由市里主要領導分別將獎杯和鮮花送到“百姓雷鋒”所在單位和家庭;2015年舉辦的第九屆“百姓雷鋒”頒獎典禮,,將地點選在了雷鋒生前所在的部隊,;2017年,首次采用微信直播方式呈現(xiàn)頒獎盛況,,網(wǎng)絡參與人數(shù)超過40萬,,在廣大青少年群體中圈了眾多的“雷粉”……
撫順市還通過多種渠道、提供各種機會鼓勵培養(yǎng)“百姓雷鋒”,,讓他們成為貢獻社會的人才,。
第二屆“百姓雷鋒”稱號獲得者洪博,、洪玉兄弟出生在新賓滿族自治縣榆樹鄉(xiāng)都督村,,2006年冬天,他們在汽車美容店打工期間,,宿舍起火,,本可逃生的他們毅然轉身回去救助工友,兩人被燒成重傷,。
他們的事跡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聽說兄弟倆想要學習汽車維修方面的技術,有關部門與撫順市二職專取得聯(lián)系,。經(jīng)過溝通,,學校表示等兄弟倆身體恢復可隨時到學校學習,學費,、食宿費全免,,學校每年還向他們發(fā)放助學金,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yè),。
在身體康復后,,兄弟二人如愿以償進入學校學習,畢業(yè)后因成績優(yōu)異雙雙留校工作,。洪博一直在學生科負責學生工作,,深受學生喜愛,更因為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跡成為學生的榜樣,;洪玉則是自愿申請到農(nóng)村駐村幫扶,,一幫三年,為當?shù)孛撠氉龀隽素暙I,。
走進“百姓雷鋒”團隊雷鋒派出所,,便可看見一尊莊嚴的雷鋒半身像——20世紀60年代起,,這尊雕像就開始陪伴著一代又一代民警;在雷鋒社區(qū)門口,,有雷鋒全身塑像,;在袁存泉家中書架上,有雷鋒像,;還有那一枚枚閃閃發(fā)光的“百姓雷鋒”紀念章……好像60多年來,,雷鋒從不曾離開。
“百姓雷鋒”,,你的樣子,,你們的樣子,就是雷鋒的樣子,。
稿件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新華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