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站相遇不戴口罩被“秒傳”

國慶期間,,深圳一名市民前往內蒙古旅游,返深后于10月9日確診,,此為病例A,。

流調顯示,10月8日18時,,病例A與病例B在福田區(qū)的路邊相遇,,二人均未戴口罩,導致交叉感染,。

10月10日,,病例B確診。

目前病例A引發(fā)的后續(xù)關聯(lián)感染個案已超過20例,。


02 BF.7“殺到”廣東 韶關一病例不戴口罩,、隨地吐痰被立案

10月9日,韶關市政府通報,,該市出現(xiàn)多源頭,、多鏈條的疫情,其中一條傳播鏈屬于奧密克戎變異株BF.7進化分支,。

BF.7是BA.5.2.1.7的縮寫,,被認為是奧密克戎BA.5變異株衍生的第三代亞型。

韶關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李書劍介紹,,BF.7進化分支比其他毒株,,具有更強的傳染力、擴散性及逃逸性,,極易造成大面積傳播,。而且BF.7的感染者以無癥狀患者和輕癥患者居多,因此很容易“潛行”在人群中,難以發(fā)現(xiàn),。

由于它極強的傳染性,,10月1日的一次聚餐,就把韶關市多例陽性病例綁在了同一條傳播鏈上,。

嚴密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一病例于9月30日從呼和浩特返回韶關后,不佩戴口罩步行至公共場合,、隨地吐痰,,傳染了路過的數(shù)名市民,讓其攜帶的變異毒株BF.7在韶關市社會面造成重大傳播風險,,公安機關已對該病例進行立案偵查,。

有學者預判,BF.7有可能會成為今年秋冬季流行的突變株,。
隨著奧密克戎“越變越妖”,,戴好口罩這個看起來沒什么技術含量的防護手段,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沒戴好口罩“翻車”集:

下半年以來的深圳疫情中,,流調專家窮盡各種手段,在茫茫人海中追尋不同病例的交集,,結果常常在翻看監(jiān)控視頻時,,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

戶外隔空傳播。

感染者都有一個共同點:沒戴好口罩,。

很多關聯(lián)的病例,,并沒有實際接觸,僅僅是因為彼此都沒有戴好口罩“同了框”,,就得“手牽手”向三院報到,。

一個多月前,“幸福福田”公眾號已公布了多個案例,,有圖有真相,。

01 我剛吐了一口痰 你剛好路過

福田區(qū)某生活超市門口,確診病例A路過時,,向旁邊的垃圾桶吐了口痰,。

一分鐘后,病例B和兩名好友來到該超市買菜,,并在距離垃圾桶一米左右的位置,,徘徊了大概一分鐘。身著白衣的病例B雖然戴了口罩,,但整個鼻子都裸露在外,。

病例A確診兩天后,,病例B也確認感染,。

福田區(qū)疾控中心流調發(fā)現(xiàn),,兩人屬于同一傳播鏈。

流調員嚴格指出,,病例A吐痰的行為形成了氣溶膠傳播風險,。“病例B戴的口罩雖然把嘴巴擋住了,,但是鼻子裸露在外面,,這就導致氣溶膠吸入呼吸道,從而造成病毒傳播,,!


02 地鐵口:2人“隔空感染”

福田區(qū)某地鐵站出入口旁人行通道上,病例張某未正確戴口罩,,一名路人同樣未正確戴口罩,,二人相隔一兩米距離,發(fā)生交叉感染,。

03 行人道上“一傳多”

福田區(qū)某人流密集的人行道上,,病例蔡某某未正確戴口罩走過,多名同樣未正確戴口罩的路人均被感染,。

04 公園里 沒戴口罩的大叔“闖了禍”

福田區(qū)某公園中,,病例彭某某未正確戴口罩,一名路人走過,,由于未戴口罩導致交叉感染,。

05 在小區(qū)當面“嘮個嗑”造成“一傳多”

福田區(qū)某小區(qū),病例吳某某未戴口罩在小區(qū)活動,,與鄰居們近距離接觸,、交談,當中有些人并未正確戴口罩,,最后多人被交叉感染,。

怎么正確佩戴口罩?

① 確,?谡稚w住口鼻和下巴,,鼻夾要壓實;

② 口罩出現(xiàn)臟污,、變形,、損壞、異味時需及時更換,,每個口罩推薦更換時間為4小時,;

③ 在跨地區(qū)公共交通工具上,,或醫(yī)院等環(huán)境使用過的口罩不建議重復使用;

④ 需重復使用的口罩在不使用時宜懸掛于清潔,、干燥,、通風處;

⑤ 戴口罩期間如出現(xiàn)憋悶,、氣短等不適,,應立即前往空曠通風處摘除口罩。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yī)院院長盧洪洲提醒,,鼻翼兩側尤其要捏緊,,否則氣溶膠很容易乘虛而入。

“如果鼻翼兩側沒有很好貼合面部,,是漏氣的,,這時去做核酸,假如前面正好是一個陽性感染者,,你近距離接觸,,他在測的時候把口罩去掉,這時候就會有病毒形成氣溶膠,,你緊緊跟著他,,就可能吸進去,所以正確戴口罩很關鍵,,!

內容來源:深圳市衛(wèi)健委公衛(wèi)處、
“幸福福田”公眾號,、中國新聞網
編輯:劉東博 邱悅
審讀:黃淳 韓紹俊
如需轉載,,請注明以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