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午后,,驟雨掠過,,悶熱感撲面而來,。天剛放晴,遼寧省撫順市望花區(qū)和平街道雷鋒社區(qū)居民李連友便拿起一塊干抹布來到睦鄰廊,,擦拭被雨水打濕的長椅,,讓出來散步的鄰居們放心休息。不遠處,,“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鮮紅大字,,高懸在住宅樓側面十分奪目。

  一個人定義一座城,,一座城孕育一種魂,。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撫順市雷鋒紀念館時強調,雷鋒是時代的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恒的。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更多時代楷模,。

  撫順市雷鋒社區(qū)曾叫“風華社區(qū)”,是雷鋒生前所在部隊營房駐地,。1962年8月15日,,也正是在這里,雷鋒因公殉職,。60年再度回眸,,學雷鋒已成為撫順人堅持不懈的自覺行動。雷鋒精神仿佛一粒種子,,撒播在這座城市的泥土中,,生根發(fā)芽、花開爛漫,、歷久彌新,。

雷鋒精神深入血脈

  撫順和雷鋒有著解不開的緣分。這里是雷鋒的第二故鄉(xiāng),,也是雷鋒精神的發(fā)祥地,。

  1960年4月,雷鋒隨部隊來到撫順,。自此,,一個穿著軍裝、熱情開朗的小伙子便出現(xiàn)在撫順的大街小巷,。節(jié)假日車站人流量大,,雷鋒就去扶老攜幼,幫忙打掃衛(wèi)生,;孩子們上學貪玩愛鬧,,雷鋒便擔任了兩所小學的校外輔導員,,啟發(fā)小朋友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工地建設需要人手,,雷鋒就利用休息時間去幫忙搬運沙土……

  涓滴細流,匯為江河,。雷鋒的平凡善舉被撫順人看在眼里,,也記在心頭。從此這片土地便與“雷鋒”二字緊緊相連,。雷鋒殉職后的第三天,,撫順召開了“公祭雷鋒大會”,為雷鋒送葬的群眾竟多達十幾萬人,。而更多的思念,,則體現(xiàn)在行動的自覺上。雷鋒犧牲后的4年內,,從城市到農村,,從部隊到學校,從機關到廠礦,,從商店到街道,,撫順市學雷鋒的新人新事到處涌現(xiàn),助人為樂蔚然成風,,僅各種形式的學雷鋒小組就達上萬個,,20多萬人參加學雷鋒做好事活動。用撫順人的話講:“不管東南西北風,,撫順人就是學雷鋒”,。

  雷鋒精神已深入血脈。如今,,撫順市先后涌現(xiàn)出學雷鋒小組4萬多個,,學雷鋒服務隊3000多支。1000余人榮獲全國,、省,、市學雷鋒先進個人,以雷鋒命名的站,、崗,、亭、車,、路,、班組和團隊遍布城鄉(xiāng),雷鋒精神在這里花開葉散。

崇尚雷鋒自然“雷鋒”輩出

  邁入新世紀,,群眾自發(fā)的學雷鋒活動如火如荼,,評選學雷鋒典型的呼聲也越來越高。2006年,,撫順市“百姓雷鋒”評選活動應運而生,,使撫順市學雷鋒活動達到一個新高度。

  “每年評選10位學雷鋒先進典型,,并集中進行表彰,。”由于評選名額有限,,但先進典型層出不窮,,如何取舍成了難題。撫順市委宣傳部建設雷鋒城辦公室主任高雪峰回憶說,,“百姓雷鋒”評選主要面向百姓,。當時評選委員會有三個“不考慮”:地位高的人不考慮;名譽高,、榮譽多的人不考慮,;經濟實力強的人不考慮。正是三個“不考慮”,,為今后的學雷鋒典型推薦奠定了一以貫之的鮮明標準——學雷鋒要接地氣。

  雷鋒來自百姓,,百姓可成雷鋒,。撫順“百姓雷鋒”層見疊出,翻看他們的事跡,,一件件凡人善舉宛若閃閃明星,,照耀出雷鋒精神的熠熠光輝。撫順市東洲區(qū)龍騰社區(qū)居民王國亮的妻子尤英肢體三級殘疾,,尤英的弟弟尤利智力一級殘疾,。王國亮主動把尤利接到家中,細心照料26年,,即便尤利心衰住院,,也散盡家財全力救治;新賓滿族自治縣響水河子村村民徐根緒義務清掃烈士陵園25年,,每天徒步兩個小時山路風雨無阻,;撫順市望花區(qū)五老社區(qū)居民亓桂香在得知鄰居癱瘓在床、兒子智障,、女兒尚未成年時,,主動擔任“家庭保姆”十余年,直至鄰居去世……

  一個雷鋒帶動一群“雷鋒”,一群“雷鋒”帶動一城“雷鋒”,。如今,,“百姓雷鋒”已走過了16個年頭,推選產生了165位“百姓雷鋒”年度人物,,50個“百姓雷鋒”優(yōu)秀團隊,,帶動形成學雷鋒先進集體500余個,縣區(qū)級學雷鋒典型近2000人,。正如在“百姓雷鋒”頒獎主題曲《百姓雷鋒》中唱的那樣:“都是些忙忙碌碌的老百姓,,都在做平平常常的小事情……卻為民族留下了閃光的姓名,!

  “雷鋒精神來源于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定信仰和革命傳統(tǒng),,根植于中國文化,吸取和傳承了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偉大精神,,也因此在歷經60年滄桑后,,依舊光彩照人,!睋犴樖欣卒h學院李強說,。

學雷鋒與做志愿一脈相承

  做志愿就是學雷鋒。在撫順,,志愿服務為社區(qū)治理找到了良方,。

  “上午,清掃社區(qū)廣場,,清理長廊垃圾,;中午到二院給金曉鋼送飯;下午陪同物業(yè)工作人員檢查下水井疏通情況,,!

  “解決了市場商販使用高音喇叭噪聲擾民問題,受到附近居民一致好評,、擁護,、歡迎。以后還要加強巡查,,防止反彈,。”

  一行行密密麻麻的文字,,來自撫順市望花區(qū)雷鋒社區(qū)黨員家庭代辦站代辦員劉全國的記錄本,。劉全國退休后,做起了志愿者,。25個厚厚的記錄本,,上面寫滿了為居民代辦的6000余件民生實事,從2013年7月28日一直記錄到2020年12月26日(他生命結束的前一天)。

  代繳費用,、修理水管,、住院陪護……兩千多個日夜,每次志愿服務的事雖小,,卻實實在在地幫助了每一位社區(qū)居民,,成為雷鋒社區(qū)居民心中的“活雷鋒”。

  在劉全國的感召下,,這個擁有4567名居民的社區(qū)里,,志愿者人數(shù)竟有1017人。雷鋒社區(qū)黨員家庭代辦站也從原來的16個變成現(xiàn)在的24個,,覆蓋了社區(qū)內所有居民樓,。代辦員們一人一樓一門洞,24小時受理各種日常事務,,一個電話隨叫隨到,。截至2021年,黨員家庭代辦站為居民代辦各類事務2萬余件,,實現(xiàn)“零積壓,、零差錯”,得到了居民們的一致贊揚,。

  “社區(qū)黨員有引領,,志愿服務也更加專業(yè),!崩卒h社區(qū)黨委書記吳振華對記者說,,“從最初的打掃街道到現(xiàn)在的理發(fā)、義診,、法律咨詢,每月的‘黨員義工奉獻日’,,就是大家‘競技’的大舞臺,。越來越多擁有專業(yè)技能的人參與其中,在社區(qū)形成了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和諧局面,。”

  現(xiàn)在,,“雷鋒城”里志愿服務遍地開花,。撫順市志愿服務范圍面向專業(yè)細分,涵蓋便民服務,、環(huán)境保護,、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扶貧濟困,、應急救援,、支教助學等十幾個領域。截至目前,,全市實名登記注冊的學雷鋒志愿者達25.3萬名,,志愿隊伍達1681支,常年開展近百項志愿服務項目,。

  (記者 劉勇 本報通訊員 李青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