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波光倒映著白樺林,烏斯渾河卷起浪濤……8位女戰(zhàn)士相攜踏入,,臉上閃耀著視死如歸的高潔與堅毅,。
用新穎、獨特的芭蕾舞劇形式演繹中國故事,,傳遞抗聯(lián)精神,。近日,,由遼寧芭蕾舞團創(chuàng)排的大型芭蕾舞劇《八女投江》在四川演出。演出結束,,劇場內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新時代呼喚好作品,好作品激揚新時代,。去年以來,,伴隨著東北振興的不斷深入,遼寧芭蕾舞劇《鐵人》,、話劇《北上》,、電影《守望青春》、電視劇《霞光》,、長篇小說《錦繡》,、廣播劇《有事找彪哥》等一系列充滿時代氣息的文藝作品相繼出爐。
“真實”“耐看”“有勁”成為遼寧文藝作品的“新標簽”,。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歷史新起點上,,一部部凝心聚氣、描繪時代的文藝作品,,澎湃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嶄新征程,,激發(fā)起廣大觀眾內心最深處的情感共鳴,讓文藝的號角匯聚起偉大復興的時代力量,。
“連著廠房,、接著地氣”
“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2021年7月23日,,芭蕾舞劇《鐵人》晉京首演,國家大劇院內人如潮涌,。
兩小時的精彩演出,,27次掌聲和喝彩。國家大劇院反饋,,芭蕾舞劇《鐵人》的票房出票率達96%,,創(chuàng)下國家大劇院近兩年來票房的新高。
“這就是真實的‘鐵人’,!他既是英雄,,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辫F人王進喜曾經的同事孫寶范說,,“舞劇將‘鐵人’很多不為人知的‘特點’展現(xiàn)給觀眾,充滿了石油工人的獨特氣息。作為大慶人,,我們感覺既親切又熟悉,。”
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是社會主義文藝的根本立場,,也是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fā)展的動力所在,。這是近年來遼寧文化藝術創(chuàng)作叫好又叫座的原因所在。一部部作品“連著廠房,、接著地氣”,,散發(fā)著濃濃的“工人味兒”,不僅貼近了“人間煙火”,,更貼近了人民群眾千百年來亙古不變的富強期望,,讓奮斗者的故事自此留芳。
與人民同行,,與時代同步,。今年4月,在《全民閱讀大會·2021年度中國好書》頒獎典禮上,,著名作家,、錦州市作家協(xié)會主席李鐵的長篇小說《錦繡》獲評文學藝術類“中國好書”。
“《錦繡》寫出了一代代工人意氣風發(fā)的精氣神,,更展現(xiàn)了奮斗者的心路歷程,,可以說是對工匠精神與中國故事的形象化表達,!敝袊骷覅f(xié)會黨組成員、副主席吳義勤提及《錦繡》時說,,“從新中國成立到現(xiàn)代化轉型,,在大時代的變遷中,作者書寫了幾代產業(yè)工人的創(chuàng)業(yè)史,、奮斗史,、心靈史,有溫度,、有情懷,、接地氣,讀起來特別振奮人心,,!
人民需要藝術,藝術也需要人民。貼近人民,,反映時代,,充滿力量和奉獻精神的振興題材,不僅是東北人民生產生活的真實寫照,,更是能夠引發(fā)觀眾共鳴的“和弦之音”,。文藝工作者以此為藍本,為作品找到了經久不衰的“密碼”,,描繪振興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叫好又叫座,。
盛世之音鏗鏘有力
2021年7月,北京天橋劇場內,,話劇《北上》大幕開啟——一艘“巨輪”駛上舞臺,,李濟深、茅盾,、洪深等愛國民主人士陸續(xù)踏上即將北上的巨輪,,前往東北,來到遼沈大地,,籌建人民政協(xié),。一段錯綜復雜又深沉凝練的歷史,以恢宏壯闊的舞臺藝術方式完美呈現(xiàn),。
一段歷史的回眸,,兩個時代的交錯。演員謝幕,,觀眾紛紛起立,,熱烈鼓掌長達十多分鐘。東北大學藝術學理論博士后胡哲說:“信仰的抉擇,、同舟共濟的決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與使命,共同鑄就了《北上》這部氣勢恢宏的歷史大戲,。這樣的好劇,,觀眾自然喜聞樂見,!
振興是時代的強音,,藝術家的“一寸心”,要體現(xiàn)在作品的“一股勁”上,。無論是話劇《北上》展現(xiàn)的全國政協(xié)籌建史,,還是電視劇《霞光》描繪的解放戰(zhàn)爭史,抑或廣播劇《逐夢長空》展示的新中國航空工業(yè)建設史……好的文藝作品如同振興大潮中的陣陣鼓點,,奏出了金戈鐵馬般的恢宏氣勢,,舞出振興發(fā)展的磅礴力量。
“每一個時代都需要奮斗,每一次進步都為了振興,。作為當代大學生,,我愿意投身航空事業(yè),讓中國制造的大飛機在全世界翱翔,,!5月10日,由沈陽廣播電視臺沈陽原創(chuàng)基地創(chuàng)作的廣播劇《逐夢長空》全媒體首發(fā),,引發(fā)廣泛關注,,好評如潮。收聽之后,,沈陽航空航天大學航空服務藝術與管理專業(yè)2020級學生高子淳激動萬分,,提筆寫信致敬航空工業(yè)設計的前輩們,立志航空報國,。
盛世之音鏗鏘有力,。從1956年7月19日中國第一架國產噴氣式殲擊機殲-5在沈陽首飛成功,到2012年11月23日“遼寧造”中國第一代艦載機殲-15在遼寧艦上首次著艦和起飛,,航空工業(yè)發(fā)展的每一個階段,,東北不曾缺席。由此衍生的文藝作品,,天生便帶有民族復興的忠實印記,,在充滿朝霞的康莊大路上,走出步履鏗鏘的時代步伐,。
用文化創(chuàng)新“講出”文化自信
“這是中國舞與芭蕾舞在大型舞劇中的首次融合,,這樣的大膽嘗試恰恰迸發(fā)出了絢爛的‘火花’,!庇^看芭蕾舞劇《鐵人》后,,北京舞蹈學院資深教授肖蘇華不禁感嘆,“編導,、作曲,、舞美,1+1+1遠大于3,。加之演員們在舞臺上的完美呈現(xiàn),讓《鐵人》成為一個高水平,、高品質,、完整的結合體,!
文化創(chuàng)新源于文化自信,,文化自信造就文化繁榮。我們的文化自信,不僅來自文化的積淀,、傳承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更來自當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煥發(fā)出的蓬勃生機,,來自實現(xiàn)中國夢觸手可及的光明前景,。
“走出去”,便是文化自信最好的踐行,。2019年9月19日,,由遼寧芭蕾舞團創(chuàng)作并演出的芭蕾舞劇《花木蘭》在加拿大多倫多密西沙加演藝中心上演,這是遼寧芭蕾舞團赴美,、加巡演的最后一站,。流傳千年的中國故事與芭蕾舞藝術的融合創(chuàng)新,碰撞出一場精美絕倫的舞臺演繹,。
無論是多倫多還是紐約,、費城、波士頓,、華盛頓……《花木蘭》每到一處,,便在當?shù)毓纹鹨魂噺妱诺摹爸袊L”,各類剪紙畫,、書簽,、絲巾供不應求,所有這些帶有中國元素的商品,,無一例外都成為暢銷品,。
不固步于經典,才能創(chuàng)造經典,。遼寧芭蕾舞團團長曲滋嬌對記者說:“我們心中始終有一個想法,,就是一定要搞原創(chuàng),把我們五千多年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東北的紅色故事講出去,,用文化創(chuàng)新‘舞出’我們的文化自信,。”
近年來,,遼寧省博物館創(chuàng)新展陳理念,,真正讓國寶資源“活起來、火起來”,,!坝忠姶筇啤薄坝忠娂t山”“山高水長”……數(shù)十萬人現(xiàn)場觀展,權威媒體報道近千次,。一個個彰顯著家國情懷和時代風貌的精品文物展引發(fā)現(xiàn)象級熱議,,文化惠民舉措收獲老百姓點贊的同時,,橫掃業(yè)內權威重量級獎項,為新時代文物展覽工作提供了遼寧模式,、遼寧范本,。
遼寧以文化資源整合為抓手,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不僅大幅提升國有文藝院團創(chuàng)演質量,、管理水平、服務效能,,還進一步優(yōu)化國有文藝院團布局,,建優(yōu)配強文化產業(yè)職能部門,形成了多點開花,、姹紫嫣紅的繁榮景象,。
“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根在院團,、果在作品,、成于自信,!边|寧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慧晏說,“創(chuàng)新機制強化引導,,發(fā)揮好省級文化資源優(yōu)化配置的作用,,務求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以項目制形成‘規(guī)劃一批,、創(chuàng)作一批、演出一批’的良性格局,,才能用創(chuàng)新佳作‘講出’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