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沈陽5月2日電 青春18歲,你是和大多數(shù)學(xué)子一樣進考場,、上大學(xué),,成為職場精英?還是選擇讀技校,、進工廠,,在基層磨礪中練就一身本領(lǐng),?

在航空工業(yè)沈飛(簡稱沈飛),有這樣一個年輕的鉗工班組,,9人中有3人獲得全國職業(yè)技能大賽冠軍和金獎,4人獲得省,、市級技能冠軍,,共計斬獲市級以上職業(yè)技能大賽冠軍12個;他們創(chuàng)造0.00068毫米的加工公差,,引領(lǐng)我國國產(chǎn)航空器零部件加工的極限精度,。

他們用汗水和堅韌,讓班組成為遠近聞名的“冠軍班”,,也為這道“青春選擇題”寫下不一樣的“注解”,。

青春的“選擇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18歲,,我相信當(dāng)工人同樣大有可為,。”這是徐興盛2012年技校畢業(yè)時心懷的理想,。

1994年出生的徐興盛文化課一般,,但從小動手能力就強,讀沈飛技校以后成績越來越好,。給他這份自信的是他后來的班長兼“師父”方文墨,,這位從技校生成長為全國技術(shù)能手,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wù)隆钡拇蟾绺,,?dāng)時已經(jīng)是徐興盛的榜樣,。

“方文墨是沈飛技校的常客,,經(jīng)常是我們到校時他已經(jīng)‘練活’練了一身汗,,我們放學(xué)時他又來了,!毙炫d盛說,,這讓他相信進入沈飛,跟對一位師傅,,“當(dāng)鉗工也能干出一番名堂,!”

 在沈陽飛機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標準件中心,方文墨在加工飛機零部件(4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就在徐興盛“跟對師傅”的夢想成真之際,,比他大10歲的方文墨已經(jīng)苦練了9年。航空制造材料復(fù)雜,、部件太多,,對精度要求極高,。方文墨9年磨一劍,在有著“中國殲擊機搖籃”之稱的沈飛創(chuàng)造了赫赫有名的0.00068毫米加工公差,,!拔哪取泵饦I(yè)內(nèi)后,方文墨受命組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班組——“方文墨班”,。

航空人常說,,“空中沒有停車場,試飛沒有后悔藥”,,飛機安全飛行,,連一個鉚釘都不能出問題。在方文墨的帶領(lǐng)下,,0.00068毫米不再是方文墨一個人的“專利”,,而成為每位徒弟的“必備”。高超技藝不僅讓整個班組保質(zhì)高效完成分內(nèi)任務(wù),,還讓每名成員成為技術(shù)“大拿”,。

 在沈陽飛機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方文墨工作室,青年工人楊國心在測量飛機零部件(4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1994年出生的楊國心,,臉上還略帶“嬰兒肥”,但已經(jīng)是沈飛二級技能專家,、高級技師,;1991年出生的耿偉華,已享受遼寧省高技能人才特殊津貼,,令身邊人刮目相看……

1992年出生的董飛3年前加入“方文墨班”,,從鐓制工改當(dāng)鉗工。眼看著工友們個個身懷“絕技”,,他練起活來格外刻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他說,,每一個不言放棄的選擇都有精彩結(jié)果,。

青春的“練習(xí)冊”:“自古華山一條路”

不惰者,眾善之師也,,!胺轿哪唷贝T果累累的背后,是無數(shù)個流汗的日夜,。

每天凌晨4點多就到單位,,機械性地重復(fù)練習(xí)銼制加工技術(shù),;學(xué)徒時,別人做到加工公差達標即可,,他卻自我加壓,,永遠將公差縮減到標準的一半;常常練得雙手水泡上面摞著血泡,,拿針挑破后接著練……方文墨當(dāng)年一個人苦練技能的場景,,如今是班組成員的群體寫照。

耿偉華說,,自己進廠時就聽說了方師傅的履歷,希望成為他的徒弟,。但沒想到跟方文墨學(xué)徒“太苦了”,。公司每天早8點上班,方文墨要求6點到廠,,先跑步,,然后練銼制基本功,下班后還要繼續(xù)練,。

 在沈陽飛機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方文墨工作室,,青年工人楊國心在挑選量塊(4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一開始是師父逼著練,,后來自己開始較勁,,師父30分鐘能解決的問題,我為什么要用三天,,想成功沒有捷徑,,自古華山一條路,!彼f,。2018年,耿偉華參加第十四屆“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yè)技能大賽,,獲得裝配鉗工工種的第一名,。

徐興盛、楊國心也拒絕工友們“下班喝酒,、聚會”的誘惑,,甘坐“冷板凳”,一練就是半宿,。由于長年累月練習(xí),,沈飛標準件廠二樓的練功室內(nèi),一方方操作臺下的木質(zhì)地板磨損嚴重,,與周圍地板形成鮮明對比,,一大塊不銹鋼工作臺上,,留下了多處汗?jié)n。楊國心笑著說,,這都是大伙練功留下的“標簽”,。

“方文墨班”的鉆研精神感召著年輕人。2012年11月,,沈飛成立“方文墨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不少其他分廠職工紛紛趕來學(xué)藝,!肮ぷ魇乙欢忍焯毂瑵M,,”方文墨說,盡管不少人因為練功太累太苦,、枯燥乏味而離開,,但堅持下來的必有所獲。

1990年出生的華成祥是父母親朋眼中典型的“笨小孩”,,他學(xué)習(xí)刻苦,,高中時每晚熬夜到半夜,但成績并不理想,。選擇高職的他,,卻發(fā)現(xiàn)自己“打開了一扇窗”。進入“工作室”后,,他在班組師兄弟和方文墨的幫助下仿佛“開掛”,,成績突飛猛進。

2019年10月,,華成祥榮獲第十五屆“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yè)技能大賽工具鉗工項目冠軍,,迎來人生的高光時刻。

青春的“證明書”:“勞動是幸福的源泉”

“方文墨班”的年輕人們做出不同的青春選擇,,也收獲了不同的人生價值,。他們用勞動和付出書寫青春無悔,拿到一張張大寫的“青春證明書”,。

除了這個班組,,“方文墨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也有多人拿到全國和省、市級職業(yè)技能大賽獎項,。截至目前,,“方文墨班”和“方文墨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累計攻關(guān)課題150余項、協(xié)調(diào)工藝問題40余項,,解決了一批困擾航空生產(chǎn)的手工高精度加工難題,。

憑借精湛技藝,“方文墨班”成了全公司的“排障特種部隊”,。有一次,,沈飛成品件廠來了二三十人,,他們拿著兩個裝配不上的部件,就是搞不明白問題出在哪里,。經(jīng)班組診斷和銼制,,楊國心和同事不到兩個小時就把問題解決了。

 在沈陽飛機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標準件中心拍攝的“方文墨班”和“方文墨工作室”部分成員合影(4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方文墨介紹,,雖然每個零件都嚴格按照精度生產(chǎn),但組裝上機后,,有時也會出現(xiàn)“不合縫”的情況,。“如果把所有零件都拆下來,,一個一個排查,、修正,不僅浪費時間,,而且造成大量成本損耗,!彼f,,工友們憑著多年經(jīng)驗和手感,不用拆卸憑“盲銼”也能把零件打磨到位,。

上升有通道,,工作被需要,讓這些年輕人的職業(yè)榮譽感,、認同感越來越強,。“我們在公司可以通過參加比賽逐步晉升技師職級,,人人都有出彩的機會,,職稱上去了,工資也會上漲,,!痹刃愿駜(nèi)向的華成祥變得開朗自信,這幾年他買房買車,、娶妻生子,,偶爾回到農(nóng)村老家,左鄰右舍對這個“冠軍”青年夸贊不迭……

“同樣是機械性練習(xí),,在形成肌肉記憶過程中提升技藝,,很多家長愿意送孩子去打籃球、練鋼琴,,但愿意進工廠,、練技能的年輕人卻不多,。”方文墨說,,成長道路上,,愿更多年輕人認真面對自己的“青春選擇題”:“畢竟,青春之翼,,因磨礪而堅強,;勞動之花,因汗水而燦爛,;人生之路,,因奮斗而寬廣!”(采寫記者:牛紀偉,、王炳坤,、汪偉、于也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