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兩級法院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打通司法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本報訊 【記者 張思思】 為進一步方便人民群眾訴訟,,提升人民群眾參與訴訟的獲得感,,過去一年,我市兩級法院以多元司法需求為出發(fā)點,,大力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創(chuàng)新機制舉措,扎實為人民群眾辦實事,,切實增強了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的精準性,、協(xié)同性、實效性,,打通司法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不用去市里就能繳納上訴費,這真是太方便了,!”一位當事人在桓仁滿族自治縣法院當場完成了上訴案件電子化交費后,,激動地說道,;溉士h距離市區(qū)路途遙遠,,往來不便。2021年,,我市兩級法院全面推行上訴案件電子化交費,。當事人在向一審法院承辦法官遞交上訴狀的同時,即可由該承辦法官通過自己的辦案系統(tǒng)當場生成交費碼,,當事人通過手機終端直接掃碼完成交費,,或憑借“非稅繳款碼”到指定銀行完成交費,省卻了往返于市中級人民法院和一審法院之間的奔波之苦,。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基層法院共計完成相關方式的上訴流程辦理近650件。
同時,,他們還推進“一次辦好”系列措施,,積極完善訴訟服務網、移動微法院,、12368訴訟服務平臺等信息化終端服務,,并借助終端積極宣傳網上立案,、跨域立案、線上調解,、線上庭審,、線上送達等服務,引導當事人選擇適當的糾紛解決方式,。2021年,,我市兩級法院開展跨域立案及網上立案服務600余件,“12368”熱線服務群眾8700余人次,,努力實現(xiàn)訴訟事務“一次辦好”,讓群眾不跑“冤枉路”,。
在此基礎上,,我市兩級法院堅持“走出去”“請進來”,主動爭取相關部門支持,,融入訴源治理機制建設,,大力完善訴前多元解紛聯(lián)動銜接機制。去年9月,,市中級人民法院駐市工商聯(lián)法律服務站正式揭牌,,有效助力了矛盾糾紛及時在前端化解,切實提高了法院服務民營經濟發(fā)展的針對性,、時效性,。此外,市法院訴訟服務中心還設立了史貴生涉市場主體調解室,,為工商聯(lián)維權委員會會員間調解債務糾紛,。2021年,共接待來訪100余人次,、走訪企業(yè)20余戶,、訴前解決糾紛30余起、參與訴中調解案件10余起,。
此外,,我市兩級法院在糾紛化解模式上積極探索,不斷拓展對接平臺,,先后與市司法局,、市律師協(xié)會、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市消費者協(xié)會,、市婦女聯(lián)合會、市工商業(yè)聯(lián)合會等多部門聯(lián)合發(fā)文,,出臺推進多元解紛的制度性文件,,逐步推進形成覆蓋不同行業(yè)領域,、不同糾紛類型的糾紛化解體系,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司法需求,。截至2021年底,,兩級法院共線上調解11399件,音視頻調解案件201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