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沈陽1月18日電 題:“草藥村”是怎樣煉成的?——遼寧省清原縣椽子溝村的“致富密碼”

  鄒明仲,、武江民

  數(shù)九寒冬,,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椽子溝村里飄著雪花。10多公里長的山溝兩旁,,白墻灰瓦的民房整齊排列,,不時冒起裊裊炊煙。村民們的院子里,,幾乎家家戶戶都停著小汽車,。

  這樣一個偏僻邊遠的遼寧東部小山村,年人均收入從種草藥前的不過數(shù)千元,,如今躍升到5萬元以上,,全村龍膽草種植在全國占有不小份額,所在鄉(xiāng)鎮(zhèn)被譽為“龍膽草之鄉(xiāng)”,,入選國家級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強鎮(zhèn)創(chuàng)建名單,。

村民種植龍膽草場景(受訪者供圖)

  小山村里,究竟有怎樣的致富密碼,?帶著這個問題,,蹚過沒過腳脖子的積雪,在村黨總支書記季忠英帶領(lǐng)下,,記者來到59歲村民甘青霞的家,。

  “過去的一年掙了這個數(shù),!备是嘞急P腿坐在自家炕沿,,滿臉紅光,伸出2根手指頭,,樂呵呵地說:“20萬元,。這還算是少的,有一年我最多賣了49萬元,,!

  “別說幾十萬了,上百萬現(xiàn)在都有一堆,,!弊趯γ娴募局矣⒖烊丝煺Z,村民們增收喜上眉梢,,她也樂在其中,。

季忠英(左二)和村民一起查看藥材種植情況,。(受訪者供圖)

  跑市場,在季忠英看來,,是椽子溝村致富的一個“小秘訣”,。早在2011年,時任村主任的季忠英就和幾個村干部一起,,到全國各大藥材集散地調(diào)研,,曾經(jīng)7天跑了4個省,找客商,、問銷路,、看市場,回村反復研究地力和氣候條件,,最終確定了種植龍膽草等中草藥品種,。

  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推廣之路并非一帆風順,。龍膽草種植前期投入大,,3年后才有收成,種起來除草是個難題,,不如苞米好伺候,剛一開始,,不少村民們聽說要種都直擺手,。

  給錢給物,不如有個好支部,。椽子溝村就有一個敢于帶領(lǐng)村民闖市場,、謀致富的黨支部。在上級組織部門支持下,,“村兩委”班子成員挨家挨戶做工作,,本著自愿原則,號召村民種植,,黨員帶頭種植,,推廣技術(shù)。2014年,,度過三年生長期的龍膽草喜獲豐收,,村民們眼見收益,逐漸擴大種植面積,,如今已達1萬畝,。

  現(xiàn)在,椽子溝村的許多農(nóng)戶已走出山溝,,去外村,、外省包地種植,,與更多村民一起享受產(chǎn)業(yè)增值的紅利。

  “真想不到,,10年多前那棵‘小草’,,也能長成村民致富的‘參天大樹’,”季忠英說,,“新的一年,,我們要繼續(xù)把小藥材做大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