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的清晨,,隴海鐵路線上還蒙著一層薄霜。劉大站裹緊警用大衣,,跨上那輛漆面斑駁的電動自行車,,沿著鐵軌旁的土路緩緩騎行。寒風(fēng)卷起帽檐下的白發(fā),,他卻渾然不覺,,只是瞇著眼望向遠(yuǎn)處——高鐵站那棟灰撲撲的小樓,在晨霧中若隱若現(xiàn),。

“老陳,,過年好!生意興隆,,!”車還沒停穩(wěn),劉大站便朝著廢品收購站里喊了一嗓子,。店主老陳正蹲在門口整理廢鐵,,聞言抬頭一笑:“劉警官,您這大正月的也不歇著,?”老劉翻身下車,,順手幫他把歪斜的招牌扶正:“歇啥?鐵路可沒有年節(jié),,!

這是劉大站駐守高鐵站的第十九個年頭。五十八歲的他,,臉上刻著風(fēng)霜,,脊背卻依舊筆直。高鐵站是由原來的一個四等小站改建而來,是隴海鐵路與徐連高鐵的并行段,,日均百余趟列車呼嘯而過,。二十公里轄區(qū),九個村莊,、五所學(xué),!@些數(shù)字早被他嚼碎了咽進肚里,成了骨子里的責(zé)任,。

“師傅,!橋洞底下有堆蘆葦,風(fēng)一吹直往柵欄里鉆,!”剛站穩(wěn),,就見徒弟小楊氣喘吁吁地跑來。劉大站聞言眉頭一擰:“走,,看看去,。”

高鐵高架橋下,,枯黃的蘆葦蕩在寒風(fēng)中簌簌作響,,幾簇干草緊貼著鐵柵欄,仿佛隨時要撲向軌道,。老劉蹲下身,,指尖捻了捻草葉:“清掉,萬一有人扔煙頭……”他掏出筆記本,,潦草地記下位置,,轉(zhuǎn)頭對小楊說道:“下午叫工務(wù)段的人來,再聯(lián)系地方村支書,,讓鄉(xiāng)親們別在這兒堆秸稈,。”回程時,,老劉特意繞到大廟村小學(xué),。操場上一群孩子正追逐打鬧,見他來了,,呼啦啦圍上來:“劉爺爺,!今天講火車故事嗎?”老劉從兜里摸出一把水果糖,,笑呵呵地分給孩子們:“下次帶漫畫書來,!你們可記著,絕對不許翻柵欄,!”

正在這時,,對講機突然炸響:“老劉,!遠(yuǎn)處有火光!”他立即轉(zhuǎn)身沖出小學(xué)校門,。

剛跑出幾步,,老劉就見鐵路旁的荒地上,一團火苗正借著風(fēng)勢躥向柵欄,!幾個地方村民提著水桶慌慌張張地跑,,老劉扯著嗓子吼:“別潑水!揚沙土蓋,!”他奪過鐵锨沖進火場,,火星子濺在棉褲上燒出幾個洞,他卻渾然不覺,。直到火勢漸熄,他才一屁股癱坐在泥地里,。

“老劉警官,!”老劉見隱患消除,正打算再去沿線巡查一番時,,突然聽到有人喊他,,就見廢品站的老陳頂著棉帽跑來,手里攥著個塑料袋:“剛撿的,!像是從貨車上掉下來的……”老劉接過一看,,瞳孔驟縮:是高鐵信號裝置的螺絲!他立刻掏出手機:“調(diào)度室嗎,?K1372次列車途經(jīng)碾莊段前,,請求臨時停車檢查!”一小時后,,工務(wù)段的工作人員在軌道上找到了松動的螺栓,。列車長握著老劉的手連聲道謝,他卻擺擺手:“要謝就謝老陳,,群眾才是鐵路的眼睛,。”

“師傅,,明年該退休了吧,?”回去的路上,陪在他身旁的徒弟小楊冒出了這么一句話,。

老劉一怔,,他抬頭望向高鐵線,只見一列高鐵正掠過,,車窗的暖光連成一條流動的星河,。他忽然想起十九年前初到小站的模樣:空蕩蕩的站臺,,生銹的柵欄,村民隔著鐵路朝他扔石子……而現(xiàn)在,,孩子們會主動匯報哪段柵欄破了洞,,廢品站老板成了義務(wù)巡線員,連最愛罵他“多管閑事”的老張頭,,而今也笑臉相迎……

“急啥,?”老劉悠悠地嘆了口氣,“等高鐵護路隊培訓(xùn)完新人再說,!”

西楊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