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最權(quán)威的新聞資訊平臺 / 中國新媒體地方最具影響力門戶
春節(jié)期間,本溪站候車大廳里,,歸家的旅客們步履匆匆,,有些疲憊,也有欣喜,。在人群中,,一位年輕的客運員十分引人注目,“請大家排好隊,,小心腳下,,注意安全……”今年21歲的劉嚴鴻,臉上帶著尚未褪去的學生氣,,熟練地引導著旅客有序進站,,并不時留意老年、兒童等重點旅客,,確保他們安全進站,。
這是劉嚴鴻工作以來迎來的第一個春運、第一個春節(jié),。此前,,她在本溪車務段本溪站客運崗位上工作僅半年。去年春運,,她還以學生身份感受本溪站的喧囂與熱鬧,,今年卻已轉(zhuǎn)變成為萬千旅客安全出行的守護者,這一身份的轉(zhuǎn)變,,既讓她感到新鮮,,又深知責任重大。初次面臨春運,,她也曾擔憂,,害怕自己經(jīng)驗不足,難以應對春運的高強度工作。為此,,春運前,,她虛心向師傅請教,將前輩們的春運經(jīng)驗一一銘記于心,。
回想起初到本溪站時,,面對瑣碎繁雜的客運工作,劉嚴鴻時常感到焦慮與迷茫,。她的師傅劉歡時常給她講自己初入職場的趣事,,毫無保留地分享多年積累的工作經(jīng)驗。在師傅的悉心指導下,,劉嚴鴻逐漸對各項工作得心應手,。她看到師傅與眾多旅客熟稔交流,對各個行業(yè)的聯(lián)系方式了如指掌,,還與不少常乘車的重點旅客成為好友,,于是暗下決心,要成為像師傅一樣優(yōu)秀的客運人,。師傅那句“只要你用心做好每次服務,,用心對待每一名旅客,就一定會得到他人的認可”,,更是深深刻在她的心里,,成為她工作的座右銘。
此后,,劉嚴鴻如同一塊海綿,,拼命汲取職場上的知識與經(jīng)驗。工作時,,她緊緊跟在師傅身后,,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還將重要事項詳細記錄在本子上,;閑暇時,她在家認真練習客運服務技巧,,在腦海中反復模擬工作中可能出現(xiàn)的難題,,默記職場的每一處分布。功夫不負有心人,,4個月后,,她成功蛻變。如今的劉嚴鴻,,對本溪站各站臺方向了如指掌,,甚至僅憑觸摸鑰匙形狀,就能從一大串鑰匙中精準找出對應的鑰匙;服務重點旅客時,,她也愈發(fā)從容淡定,。她還申請加入了本溪站“楓葉情”愛心服務團隊,進一步提升自己,。
每天上午,,客流逐漸增多,本溪站啟動“一人多崗,、動態(tài)補強”機制,,客運員需依據(jù)客流變化,在售票,、安檢,、檢票等崗位間靈活流動作業(yè)。這使得劉嚴鴻比平日更加忙碌,,但她始終有條不紊,。解答旅客問詢、協(xié)助重點旅客上下車,、耐心教老年旅客購票……一樓二樓,,站里站外,她忙著為旅客們解決問題,,忙著做好崗位上的工作,,還忙著為其他更忙的同事分擔一點工作,身邊的同事紛紛稱贊,,完全看不出她是首次參加春運的“新兵”,。
為了給旅客提供更優(yōu)質(zhì)的服務,劉嚴鴻充分發(fā)揮“00后”的獨特優(yōu)勢,,利用業(yè)余時間拍攝短視頻,,宣傳重點旅客服務預約、出行注意事項等實用信息,,與同事們分享年輕人的網(wǎng)絡語言,,以便更好地與旅客溝通。面對工作中旅客提出的各種難題,,她從不退縮,,始終保持積極心態(tài),耐心細致地為旅客排憂解難,。當同事們問起她最喜歡的個人照片時,,她出人意料地拿出了自己第一次服務重點旅客的照片。她說,,曾經(jīng)的自己最愛裙子,,可成為鐵路人后,,發(fā)現(xiàn)身著工作服的自己才是最美的。她深知,,這身工作服意味著每年春節(jié)都多了一份責任,,但一想到能助力萬千旅客順利歸家,內(nèi)心便覺得自豪,。
在本溪車務段,,像劉嚴鴻這樣的青年職工還有很多。在每年的春運大考中,,他們年輕的身影在擁擠的人群中格外親切,、有活力。他們堅守在各自崗位上,,用青春與熱情為旅客的出行保駕護航,,在服務旅客的過程中書寫著屬于自己的青春篇章,也讓人們看到,,“00”后正學著挑起春運大梁,。
本報記者 馬小茗 通訊員 崔東東 李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