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自然資源局深入一線對接服務

全力推進本桓高速公路項目落地見效


本報訊 【記者 王舒】 日前,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局獲悉,,自2021年本桓高速公路項目啟動建設以來,,市自然資源局堅持深入一線、服務優(yōu)先,,積極主動與項目管理單位對接,了解項目建設占地情況,,切實做好項目用地服務保障工作,,為加快推進項目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臨時用地作為項目建設的必要保障要素,,對項目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確保本桓高速公路項目按計劃開工建設,市自然資源局將審批服務“前探”至規(guī)劃方案起草環(huán)節(jié),,根據(jù)區(qū)域規(guī)劃定位加強指導,,幫助項目方及時“糾偏”,。該局在依法依規(guī)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壓縮項目報批時間,,為方案制定,、報建流程、項目建設規(guī)劃出“最快路徑”,,確保各環(huán)節(jié)壓茬直線推進,。

為解決我市補充耕地指標庫存不足的問題,市自然資源局采取外購補充耕地指標等方式多渠道解決耕地的占補平衡問題,,落實易地補充耕地措施,。經(jīng)多次商談,在丹東市等地落實補充耕地529.9公頃,,全力保障本桓高速公路項目對補充耕地的需求,。在審批環(huán)節(jié)上,該局針對本桓高速公路項目臨時用地需求情況提供定制服務,,建立“容缺受理”“模塊化”審批模式,,共計批準建設用地1462.15公頃,作為本溪至集安高速公路本溪至桓仁(遼吉界)段工程建設用地,。同時,,建立用地單位、市縣(區(qū))政府和自然資源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機制,,隨時掌握項目進度,,第一時間分析研判存在及潛在的問題困難,并研究化解措施,。在臨時用地確定后,,該局及時對接項目方和編制單位,明確審批節(jié)點,,為項目把好第一關,,實現(xiàn)組卷編制與審批并行,縮短審核時間,,促進建設項目盡快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