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沈陽1月14日電(記者趙洪南,、于也童)傳世名畫《簪花仕女圖》中,一位仕女髻插芍藥花,,右手舉著蝴蝶,左手提起帔子的形象廣為人知,。如今,,畫中人的裝飾透過特色文創(chuàng)產品“走”進了現(xiàn)實。
“你看這個戒指,,外表是蝴蝶形狀,,里面用技術封存了鮮花,戴在手上,,就好像畫中持蝶貴女一樣,,太好看了!”從廣西來沈陽旅游的王蕊剛剛排隊買到了遼寧省博物館“簪花”系列手作飾品,。
遼寧省博物館“簪花”系列手作飾品,。新華社記者 于也童 攝
蝴蝶形狀的戒指,點綴封存鮮花的手串,、手捻,、耳墜,搭配不同顏色的天然石……最近,,遼寧省博物館“簪花”系列手作飾品憑借超高的顏值,、精巧的設計和獨特的內涵“火了出圈”,不少游客起大早來排隊購買,,但仍“一串難求”,。
13日早上8點剛過,遼寧省博物館售賣文創(chuàng)產品的“遼博雅集”外,,已排起一眼望不到頭的長隊,。“我一早就來排隊了,,準備送給我的南方朋友,,讓他們也感受一下遼寧文博產品的特色,!鄙蜿柺忻駨埮空f,。
遼寧省博物館珍藏的字畫《簪花仕女圖》局部。新華社發(fā)
《簪花仕女圖》傳為唐代著名人物畫家周昉所作,。遼寧省博物館副館長董寶厚說,,《簪花仕女圖》中仕女發(fā)式都梳作高聳云髻,蓬松博鬢,發(fā)髻之間各簪牡丹,、芍藥,、荷花、繡球花等花時不同的折枝花,,?吹竭@幅畫作,就如同看見了整個大唐王朝雍容華貴的縮影,,盡顯富貴榮華之氣,。
“簪花”系列手作飾品設計者盧雪告訴記者,她精心選取桃夭粉,、晴山藍,、蒼葭綠三種顏色的天然石,用盛開度較好的鮮花做成干花,,通過現(xiàn)代技術進行封存及固化,,讓花朵呈現(xiàn)出如同琥珀琉璃的質感。
盧雪在介紹產品,。新華社記者 于也童 攝
“這款文創(chuàng)產品不僅能讓文物活起來,,還可以讓更多的人通過文創(chuàng)產品了解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北R雪說,。
去年以來,遼寧省博物館專門組建文創(chuàng)團隊,,用六個月時間研發(fā)文創(chuàng)新品近300種,,從最開始的膠帶、書簽,,到家居,、服裝,再到彩妝,、護膚品等,,2023年,遼寧省博物館文創(chuàng)產品銷售額達到1400萬元,。
董寶厚說,,多業(yè)態(tài)跨界合作的文創(chuàng)產品成為讓文物“活起來”、讓博物館走進千家萬戶的一種載體,,文創(chuàng)產品有助于在年輕人中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更多的文化交流者和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