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將至,,各種特色干堅果再次成為人們臘月及新春期間拜年探親,、招待親友的佳品,日前,,記者在走訪桓仁滿族自治縣農貿市場時看到,,很多五里甸子鎮(zhèn)老黑山村村民在市場周邊出售自家新炒制的大榛子,前來購買的顧客絡繹不絕,,村民們稱重,、打包、收款,,忙得不亦樂乎,。
在桓仁縣五里甸子鎮(zhèn)老黑山村,村民樊喜斌和鄉(xiāng)親們聚在廠房里炒大榛子,,!耙贿M冬月,俺們就開始炒大榛子,一部分在網上賣,,一部分拉到縣城市場賣,。”樊喜斌說,。只見樊喜斌把大榛子放入特制大炒鍋內,,隨著機器的轉動,水汽升騰,,陣陣香氣撲鼻而來,。叮當作響的翻炒聲,聽著十分悅耳,。
待大榛子仁被炒至金黃,,拿起一顆細細品嘗,讓人不禁脫口叫道:“香,,真香,!”老黑山村村民薛福有熟練地包裝炒好的大榛子,準備郵寄給遠方的客戶,,!斑沒進入臘月,這些炒貨兒就賣得差不多了,,今年得多預留出來一些才行,。”薛福有說,。
老黑山村位于桓仁縣東部偏遠山區(qū),,那里山清水秀、風光宜人,。近年來,,在踐行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中,該村成效突出:流轉土地,、成立合作社,、種大榛子苗、采摘大榛子,、做大榛子粗加工……打造田園綜合體,,促進一二三產業(yè)融合發(fā)展,把“小榛子”做成“大產業(yè)”,。截至目前,,全村大榛子種植面積達到4200畝,全村年經濟收入高達3000萬元,,年人均收入2.6萬元,,吸納2000多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yè),。該項產業(yè)已輻射帶動集安、寬甸等多個地區(qū)增加大榛子種植面積2000多畝,。
任何一項產業(yè)都需要常干常新,,談起近幾年的大榛子加工之路,老黑山村黨支部書記陸勤忠十分自豪,。他告訴記者,,去除各項加工成本,每斤炒榛子大約要比鮮果多賺2元錢,,整個冬天全村能多創(chuàng)造80多萬元經濟收益,。近年來,北京,、浙江和沈陽,、大連等多個地區(qū)的訂單不斷,預留的50多萬斤大榛子炒一鍋賣一鍋,,現(xiàn)在已所剩無幾,。
本報記者 肖乙瑾